在北京,国务院宣布明年新年起中止ECFA框架下对台湾12类产品的关税减让,举措引发了各方关注。大陆的这一措施从宣布到实施,看起来只给台湾留了9天的时间,而事实上,大陆开展这项调查迄今已经有8个月,陆台之间经贸状况究竟如何?这次的措施出台依据何在?剑指何方?对台湾的产业、经济甚至政局会有怎样的影响?又会如何牵动两岸关系的前景?
12月15日,商务部发布2023年第54号公告,宣布认定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构成贸易壁垒。消息一出,在台湾地区引起了巨大震动。
台湾当局立刻回应:绝不接受贸易壁垒调查结果。紧接着,国台办回应,本次调查事实清晰,证据确实充分,调查结论客观公正。当局对大陆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不符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关于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的要求。我们支持相关主管部门结合对台贸易壁垒调查最终调查结论,依据相关规定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一次的贸易壁垒调查,打中的恐怕是两岸经贸合作过程中台湾当局非常理亏的一点。”
两岸同属世贸组织成员,这次大陆也是依据世贸规则对台湾地区发起调查。无论是商务部的调查结果还是国台办的回应,都将矛头指向了同一处,两岸经贸的一项重要协议——ECFA。
“ECFA对台湾地区的帮助很大,因为台湾地区在ECFA的三分之二以上的项目里,和日本、韩国的产业是相互重叠的。由于台湾地区到大陆的贸易本身有运输成本的优势,再加上关税降低的优势,使得台湾地区出口到大陆的相关产品,特别是在长江以南,就有了和韩国、日本的比较优势。”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于2010年,在其中的早期收获清单中,大陆对台湾地区降税产品539项、台湾地区对大陆降税产品267项。商务部的调查报告指出:大陆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长期惠台让利,台湾地区却未实质减少对大陆的贸易限制。据专业人士估算,如果ECFA被中止,将直接为台湾地区带来20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占对陆出口总额的17%。这些损失主要分布在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传统产业。
“ECFA对于两岸,尤其是对台湾方面,无论是农渔业还是制造业都带来了大量的好处。一旦ECFA停止,涉及到大量的中小企业,而这些中小企业是解决城镇就业超过80%的市场主体,这些市场主体一旦出现问题,损害的就是台湾地区老百姓的根本利益。”
台湾地区当地的传统产业厂商显然不愿意承担这样的冲击。自大陆公告发出后,他们开始积极游说台当局,催促当局与大陆进行友好协商。台湾岛内也出现了对当局批评的声音。
“这个议题的影响非常大。需要马上组成专案小组来应对这样的方案,不然的话,很多的产业将无所适从。而且在短期之内,我们又没有办法能够开辟另外一个市场来取代大陆。”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关于两岸关系正向交流的呼声在台湾社会本身是比较高的,所以这次贸易壁垒调查的发起,加剧了台湾民众焦虑的心理,相当多的工商业者非常希望能够西进大陆,能够与大陆进行互动协商,能够有效的处理这个问题。”
台湾地区工商界的紧张情绪,来自台湾地区对大陆的巨大经贸依赖度。大陆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据台湾地区经济部统计,2022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总出口比重38.8%,进口方面,台湾地区有20%进口来源为中国大陆。同时,大陆也是台湾地区的最大顺差来源地。2022年台湾地区享受的顺差金额高达1565亿美元。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台湾地区GDP达7600亿美元,从大陆得到的贸易顺差占GDP比重超20%。
“如果观察这么多年台湾的贸易顺差,会发现,如果将从中国大陆获得的顺差拿掉的话,台湾的贸易是呈逆差状态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来自于中国大陆的贸易顺差,其实是支撑近些年来台湾经济保持相对不错增速的关键性因素。”
经贸壁垒调查始于今年4月12日,截止日期至2024年1月12日。但没等到截止日期,商务部就提前发布了公告。调查指出,仅在本次调查期间,禁止进口大陆产品的数量就由调查立案时的2455项增加至2460项,后又调整至2509项。其中,包含大量民生必需品,如农产品项下的米面油、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鸡蛋等,工业品项下的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
“我认为提前公布,实际上有利于推动它的选情。选民为了自己的核心利益去谋福祉,去选真正能够保护台湾老百姓利益,保护两岸经贸往来的核心纽带利益的政治当局。”
多年来,同根同种、血浓于水的情分,让大陆在对台贸易的态度上一直采取的是惠台政策。给予更多的让利,保护台湾地区相对脆弱的产业,成为两岸经贸关系的特点。“让利”的存在让台湾地区普通民众都习以为常。
过去,台湾地区从“让利”中,拿足了好处。为了照顾台湾地区农渔民利益,扩大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大陆市场,大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台湾地区农产品零关税优惠政策。通过“对台采购”,大陆帮助台湾地区消化农业滞销产品,组织采购团赴台采购电子、石化等产品。2010年,对台采购近200亿美元。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台湾地区获益匪浅。截至2020年底,台湾地区企业享受了累计约70亿美元的关税减免。
“由于两岸贸易壁垒的存在,由于对大陆大量的出口产品的歧视性政策,使得台湾地区在两岸贸易过程当中,获得了远高于它正常水平的贸易顺差。相较于我们与其他的经济体,比如韩国、东盟,双方都秉持WTO互利互惠的原则。但是对台湾地区,我们一直强调一家人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经贸壁垒调查结果也令台湾地区工商界担心会影响台湾地区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而引发台湾地区的“经济海啸”。
“毕竟大陆是台湾地区的最大市场,如果对大陆出口受到限制,那台湾地区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不仅在大陆,包括在区域内,无论是RCEP内部还是CPTPP内部,都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台湾地区的出口竞争力就会大幅降低。”
12月21日,大陆开制裁头一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关税减让,自2024年1月1日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丙烯、对二甲苯等12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定税率,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制裁公告称,希望台湾地区采取有效措施,取消对大陆的贸易限制。
这次制裁后,根据事态发展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制裁,甚至直接中断整个ECFA协议,令人格外关注。但目前双方还存有斡旋余地。
“化工产品对大陆的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冲击损害是最大、最明显的,也是充分考虑到这个行业对岛内民众的影响可能是最小的。”
“两岸之间有三种处理办法。第一种办法就是双方协商面对面各自需要什么?我相信台湾当局非常清楚,因为我们一再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之间进行官方互动必不可少的基础,两岸面对面的协商,是解决问题最好的途径。第二,双方可以诉诸于WTO,但是整个处理流程是非常漫长的。第三种办法就是根据相关报告提出制裁。把三个路径都摆出来,我相信无论是岛内的工商界,还是岛内的相关业者,亦或是台湾地区的民众,都知道哪一种途径是最佳选择。”
无论后续如何,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或许会最终落下,震动台湾的基础产业。两岸经贸羁绊已深,这样的关系是如何发展演进的呢?
12月1日,台湾地区财政部门宣布,自2024年1月17日起,停止征收大陆制鞋靴“反倾销税”。台媒表示,这项税收在台湾地区课征16年即将走入历史,未来不论是实体店还是网络购物,岛内民众都有望买到更便宜的大陆制造的鞋子。
这是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中的可喜一幕。回溯历史,两岸经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上世纪九十年代,台商掀起西进大陆的热潮。到1996年,两岸经贸依存度跃升到10.95%,这引起了台湾当局的警惕。为了降低对大陆的经济依靠,李登辉先后推出了“南向政策”和“戒急用忍”,鼓励台商投资东盟,限制大企业、科技产业对大陆投资,可台商们的足迹早已遍及大陆,李登辉的政策并没有起到阻隔大陆市场的作用。
“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不可否认给很多台湾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空间。当时的台湾地区,土地不足,人力不足,政府单位又官僚气息太重。同一时间,大陆的官员,为了要推动经济发展,真的是费尽心力,无微不至地替台商、外商提供服务。”
2008年,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政冷经热的局面迅速扭转,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往来开始步入发展的春天。
“2008年到2016年间,先生执政,当时因为有‘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所以两岸经贸合作关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因为有政治互信的基础,双方都认为经贸合作关系应该要走向机制化。两岸进行了经贸合作协议的谈判,形成了ECFA。ECFA其实是一个框架协议,包括服务贸易,货物贸易,投资保障协议。”
2010年9月,ECFA在海峡两岸正式生效。由于大陆在协议中尽可能“让利”台湾地区,外界也普遍把ECFA看做是大陆惠台的政策。在ECFA的“早收清单”中,大陆同意台湾地区的18种农渔产品列入免税项目,而并没有要求台湾地区对等开放农产品市场、降低大陆产品进口关税。据统计,列入“早期清单”的产品,平均关税降幅达到10%以上。对台湾地区的经济成长率增加约1.72%、总就业人数增加约26.3万人,民众普遍受惠。
近期参选人赖清德,针对两岸服贸协议发表言论,指服贸一旦施行,台湾民众将大幅失业,台湾经济也将会衰败。ECFA自签订已有13年之久,但除了早收清单,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协议一直迟迟未能签订,究其原因是再次上台,极力阻挠。
“在ECFA协议通过之后,双方还要继续推动货物贸易谈判和服务贸易谈判,但是后来台湾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化,所以在后续的谈判协商中遇到很大阻力。台湾内部始终有一股势力干扰、阻挠两岸正常的贸易关系,最主要的代表就是和部分的‘’团体,使得两岸服贸协议中断了。”
痛骂ECFA让台湾地区的经济自主性流失。两岸服贸、货贸协议是“黑箱操作”。蔡英文更把ECFA比作“糖衣毒药”。
“两岸之间的ECFA协议本来是要不断扩大的,但停留在原地不动了。原来500多项早收清单的项目没有再继续扩张了,一直都维持原状。到了蔡英文时代,她享受了时代所建立的ECFA政策的红利,利用了ECFA500多项的产品,这500多项产品占两岸贸易1/4的比重。她判定认为两岸关系再怎么紧张,大陆也不会单方面取消ECFA,所以她就有恃无恐,推动两岸关系互不隶属,不断走向‘’进程。”
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不断强化与美日合作,鼓吹“新南向政策”,淡化两岸经贸关系。管制、阻挠两岸经济交流。2018年,中美贸易战打响后,蔡当局又积极配合美国遏制大陆,不断鼓动台商回流。在当局的阻挠下,台商对大陆投资逐年减少,创下30多年来最大降幅记录。
为了配合美国垄断半导体先进制程,阻止中国大陆的科技发展,当局还放行台积电,批准最先进的制程工厂落户美国。
“在这个方面岛内也存在一些疑虑,特别是台积电等高科技产业。因为在美国不断渲染的过程当中,美国将台积电作为一个重要的筹码,不少的美国政客,包括行政当局的国会议员都提出在危机状态下要毁掉台积电等等。所以台湾社会在中美战略竞争的格局下,对于美国的对台科技政策或者对台科技的幕后想法是十分担忧的。”
2023年的经贸壁垒调查或许也为偏离轨道的台当局敲响了警钟。12月2日台当局“主计总处”发布最新预测,因岛内出口严重萎缩、民间投资不振,全年经济增长率下修为1.42%,为14年来最低。IMF发布的最新预报也显示,预估台湾地区2023年经济增长率仅有0.8%,这与两岸贸易衰退有直接关系。但衰退背后,两岸经贸的发展依然韧性十足。
“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经济,两岸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合作、地缘、人员、血缘优势以及大陆不断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产业优势,蔡英文执政7年来,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竟然上升到42-43%,说明即使采取一些贸易限制政策,即使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包括美国在两岸经贸中采取的一些负面政策,都并没有阻碍台湾地区对大陆的出口,也没有阻碍两岸经贸规模的持续扩大。”
国台办表示,海关总署决定自12月22日起恢复台湾地区石斑鱼的输入。石斑鱼的输入曾于2022年6月13日起暂停。同时,国台办提到,只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两岸就是一家人,一家人的事情就好商量、好解决。我们愿意与岛内有关方面共同努力,继续为恢复台湾地区农渔产品输入大陆提供帮助。
台湾有人跳脚、有人扼腕叹息,有人呼吁正面解决、也有人则是继续不惜绑架民众福祉、来污名化两岸经贸。有评论说,距离台湾地区的领导人选举仅有三周多一些的时间,这是关系到未来地缘政治的大事,而北京在这个时候宣布的关税减让中止措施,显示出审慎的态度。其实刨除这次取消关税减让的产品,两岸的贸易互惠程度仍然极度不平衡,北京还有不少的空间来纠正这种不平衡,而措施是否会加码,也取决于台湾方面的回应以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