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正值荔枝大量上市之际,味道甜美且水大,不少市民一次会吃很多荔枝。殊不知,食用过度会出现“荔枝病”,严重则致人死亡。6月26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内分泌科府城病区专家提醒,荔枝虽味美,但
所谓“荔枝病”,是一种致病原因尚未明确,具体表现为伴随着一次性进食过多荔枝而造成的低血糖症状,医学上称为“荔枝急性中毒”。其中,少年儿童是最易发病人群。空腹大量食用荔枝时,此病发作概率更高,程度也更严重。荔枝急性中毒能造成许多典型的低血糖症状,大多在清晨忽然发病,感到头晕乏力、心悸气促、面色苍白、眩晕无力、口渴腹泻等,严重者甚至会觉得四肢厥冷、血压下降,乃至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瞳孔缩小、突发昏厥,甚至引发荔枝性脑病、肝肿大等。
专家表示,荔枝内含有许多葡萄糖、蔗糖与大量果糖,一次性摄入太多,容易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导致血糖降低幅度过大。同时,果糖无法被直接吸收,需要在肝脏通过相应酶进行转化。尤其是空腹时,体内血糖水平本来就低,此时过多食用荔枝,造成血糖降低而引起的不适自然更明显。儿童之所以更易患“荔枝病”,是因为体内激素调节能力尚未发育完全,灭活胰岛素能力不足,且果糖酶含量也不够高。
专家建议,避免空腹食用,最好在饭后半小时食用,即便是平时当零食吃,也要确保肚子里有碳水化合物才比较保险。避免过量食用,按一颗荔枝20克计算,一天食用大约10颗至17颗即可,儿童5颗左右。选择熟透的荔枝,未成熟的荔枝中毒素含量更高,患病风险更大,最好挑选较软甜的荔枝食用。
专家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不适合多吃荔枝;日常消化不良、食量少、肌肉松软、易低血糖的人群,要慎食、少食荔枝。如果出现轻度低血糖症状,但未有抽搐、昏迷等严重情况,可以先通过摄入糖水、糖果、蜂蜜、饼干等常见食物来紧急缓解低血糖,但富含果葡糖浆的甜饮料、乳制品、冰淇淋、其他水果等则效果不佳。如果出现严重症状,要立即就医,尤其是当患者神志不清时,不要擅自喂食,避免发生窒息风险。